政治协商 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三大职能政治协商

培强乡村教师队伍 筑牢基础教育根基

发布时间:2018-01-12     访问次数:122700     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    【字体:   下一篇

  • 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。我县现有乡村教师4125人,承担4.7万名学生的教学任务,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72%。长期以来,广大乡村教师默默耕耘、无私奉献,既支撑起我县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,更是我县基础教育的根基。然而,近些年来,我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出现了很多新情况、新问题,特别是面临很多新矛盾 新困难,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我县基础教育的根基。围绕这一课题,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,现报告如下:    

    一、现状:根基正在动摇

    1.师资队伍严重短缺。 一是缺教师总量。 全县乡村教师减员严重,年均减员近470人,其中退休近300人,因患重大疾病不能从教的近100人,辞职调出近70人。每年招聘补充到位仅230多人,净减员240余人。我县农村在校学生年均增加2400多人,每年需扩班50个,至少需教师100名。这样就形成了乡村师资的硬缺口。为弥补教师空缺,一些学校被迫大量使用临聘教师,全县临聘教师近400人。观音寺镇临聘教师达19人,占执教人员1/5,4个教学点教师除1人外全部为临聘人员。全县有12个农村教学点 只有1名老师执教,有的坚守了几十年。 二是缺专任教师。 据统计,全县农村初中分别缺物理、化学专 教师50人、30人,小学分别缺音、体、美专任教师50人、60人、68人。跨学科教学、非专业任教成为乡村学校常态。观音寺中学理、化、生没有一个专任教师,青林中学9位数学教师仅1人是科班出身、5位英语教师无一人是英语专业毕业,全县村完小更是普遍存在一人任教5个以上学科现象。学科师资短缺,既造成无法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,又造成教学质量下滑。有一所偏远山区学校由一位无专业知识的人员执教化学,班平均分仅20多分。 三是缺年轻教师 2000年前后近10年时间,因在籍学生锐减,全县极少补充青年教师,造成教师队伍老化。全县乡村教师中,35岁以下占比仅19%,50岁以上占比47%。乡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52岁,“爷爷奶奶教孙子”的现象十分普遍,特别是农村教学点教师平均年龄54岁,这批教师退休后教学点将出现无人执教的严重问题。 四是缺合格教师。 我县从2013年开始实施特岗计划,累计招聘特岗教师974人,成为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。这支队伍不乏优秀者,但因多为非师范类三本毕业,从教存在先天不足。热市中学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,13名特岗教师写的字比小学生还差。寺坪中学组织教师听写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,28个字有的特岗教师错了7个。又因多为外县甚至外省人,“人心”难留,这些年断然决然离开桃源的有67人。 五是临时离岗短缺。 因计生政策调整,全县女教师出现扎堆生“二孩”现象,乡村女教师常年产假人员达150多人。除大病人员外,常年动态病假人员达220余人。此外,其他部门借调或临时抽调教师30多人。    

    2.职业厌倦情绪上升。 近些年来,乡村教师不安教、不乐教、不善教现象有增无减。原因主要有: 一是工作压力大,幸福感低。 我县初中教师在校平均时间10小时以上,加上下班后备课、批改作业、沟通家校等,平均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。大部分农村教学点的老师不仅要管教学,还要管学生生活和安全监护,几乎没有休息时间,普遍感到身心疲惫。 二是待遇落差大,获得感低。 这些年,我县政府投入在农村学校硬件建设上力度空前,但落在教师人头上的不多。省财政厅、省教育厅规定的教职工免费体检尚未落实。班主任是学校的主力军,但我县没有设立专门的班主任津贴,部分教师迫于职称评聘才做班主任。全县1400多名乡村教师居无定所,长期在校外租房。龙潭镇120多名教师中,90多人租住民房,有的甚至住在架空层。观音寺镇燕家坪完小16位教师租住在农户家中。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,明显低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区学校。    

    二、对策:务必优先发展

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,多措并举,定向施策,精准发力。”我县要拿出硬招实招,全面落实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(2015—2020年)》,加快造就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的乡村教师队伍。我们建议:    

    1. 编制优先满足。 一是建立“退一补一”机制。 每年由教育部门据实核定农村学校因退休、调出等原因减员的数量,由县编委直接下达补充计划,原则上不核减。争取上级人社部门支持,教育部门在年度补充计划内,实行常年动态招聘。 二是增设附加编制。 为解决教师产假、短期病假、进修等造成的临时性短缺问题,建议在基本编制数基础上增加7%—10%的附加编制。同时,严禁任何部门以任何理由从农村学校借调或抽调教师。 三是落实教育部门统筹管理权。 落实“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,按照班额、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,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”的规定,实现用人与治事的统一,为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、县管校聘等改革提供制度支持,激发乡村教师队伍活力。    

    2. 师资优先补充。 一是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。 这是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治本之策。要统筹考虑学段、学科、男女结构,制订公费定向师范生中长期需求计划,力争每年培养200名,其中县财政培养100名,使之成为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。借鉴民办教师扎根本乡本土的实践经验,培养时重点面向户籍在边远山区的初中应届毕业生,实现本土人教本土人,从根本上稳定边远山区教师队伍。 二是加大面向高校直招力度。 树立“抢”人才的意识,授权教育部门每年秋季到各师范大学现场招聘、当场签约,解决招不到专任教师的难题。 三是直接调入桃源籍在外教师。 只要考察合格,简化手续,直接调入,给编给岗,着力化解初中理科专任教师短缺矛盾。 四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。 按照教育部《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》,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、政府购买服务等渠道,聘任社会专业人士、民间艺人、能工巧匠等担任体育 美术 兼职教师。财政给予适当支持,鼓励城镇退休教师、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。 五是启动聘用制教师招聘。 面向西安、沙坪、龙潭、观音寺、钟家铺、牛车河等偏远山区,适当放宽年龄、学历、学科条件,先行招聘不占编制的聘用制教师50名,实行同工同酬,缓解偏远山区学校尤其是小规模学校无人去的难题。    

    3. 待遇优先保障。 一是要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。 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,配套小食堂、小澡堂、小厕所、小图书室、小活动室等“五小”设施建设,保障基本生活条件。 二是要让乡村教师病有所医。 建立教职工定期体检制度,注重将与教师职业相关的疾病纳入检测范畴。在全员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基础上,统一为教师购买医疗补充保险、重大疾病附加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,减轻教师最大的后顾之忧,努力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安全 和幸福感。 三是让乡村教师劳有所值。 乡村教师人才津贴是一项面向贫困地区教师的政策,目前一些非贫困地区已参照执行,效果很好。建议我县设立每人每月600至1500元不等的乡村教师津贴,构建“越往基层、越是艰苦 呆得越久,待遇越好”的激励机制。同时,设立专项的班主任津贴,落实乡村教师交通补贴,通过采取综合措施,确保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甚至高于城镇教师、公务员。 四是让乡村教师教有所长。 只有引导教师走专业成长道路,才能最大限度克服职业倦怠。建议落实政府实施教师培训主体责任,按照不低于幼儿园、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(含绩效工资)1.5%安排培训经费,并逐步提高,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。 五是让乡村教师心有所慰。 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表彰制度,实行职称评聘等向乡村教师倾斜,维护乡村教师心理健康和合法权益。每年组织评选最美乡村教师,大力宣传推荐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典型,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,大力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。    

    各位领导、各位委员, 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时代,实现小康目标需要乡村教师撑起一片蓝天。我们相信,有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,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,我县乡村教师面临的问题 一定会 得到有效化解,我县基础教育的根基一定会得到不断巩固,我们将无愧于教育大县的荣耀,迎来农村教育的美好明天!

分享到: